秋天到了,暑热渐渐退去,天气转凉,但秋燥也跟着来了。这个时节,肺气开始主导人体,气机容易不顺。
如果夏天积攒的湿气没有排出去,再加上脾胃功能弱,湿气就容易变成痰,时间一长,结成块,就成了中医所说的“痰核”或“瘰疬”。
像现代人常见的甲状腺结节、乳腺结节,很多都跟这个形成过程有关。
所以,处暑之后饮食要特别注意,最好选择能健脾祛湿、疏肝理气,还能润肺生津的食物。
今天,邀请到肺病专家黎同明主任,给大家分享一种常见食物,帮助化痰散结。
芋头,性平和,味甘甜,入脾胃经,不像寒凉瓜果容易伤胃,也不像温热食物容易上火,初秋天气多变,吃它正合适。
能补益脾胃,帮助消化、排除湿气,还能解毒散结,帮助身体把痰结、小块慢慢化开。尤其适合经常心情不好、压力大的人吃。
展开剩余68%芋头含有丰富的钾和优质碳水化合物,能帮助稳定血糖、舒缓神经。脾胃功能好了,肝气也会顺畅,人不容易烦躁发脾气。
很多人长期情绪压抑、压力大,导致肝气郁结,进而影响脾胃运作。脾虚就会生湿,湿聚成痰,痰凝成结——这就是不少结节形成的过程。
而常吃芋头,可以从调理脾胃开始,阻断这个坏链条。
处暑前后,天气变化明显,秋燥干咳、身体湿热未清,人容易感到疲劳和情绪波动,中老年人更是如此。
适当吃些芋头,能温和调理身体,让人从内到外感到轻松。
芋头怎样吃更有效?
推荐这几种吃法:
芋头薏米山药粥:芋头切块,和薏米、山药、大米一同煮粥,健脾祛湿、养胃补气,适合湿气重、易疲劳的人。
清蒸芋头:直接蒸熟吃,原味清淡,不破坏营养,也更好消化,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。
芋头炖排骨:和排骨一起炖汤,补气血、强筋骨,还能化湿解郁,适合气血不足、容易倦怠的人。
注意:芋头本身容易吸油,建议避免油炸或高油做法,以免助湿生腻,反而加重脾胃负担。
吃芋头也要留意以下几点:
糖尿病患者要适量吃,虽然芋头升糖比白米饭慢,但仍需控制分量。 容易腹胀、消化不好的人,最好分次少量吃,避免给脾胃造成负担。 处理芋头时最好戴手套,它的外皮含有草酸钙,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起发痒。处暑之后常吃芋头,不仅顺应天时,还能帮助身体通畅,缓解郁结,适合全家人食用。
最后提醒:食疗仅作为日常辅助调理,若症状严重或反复,务必寻求专业医生辨证施治,切不可自行用药。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